中国塑料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厚片吸塑业在2011年增幅约为20%,2012年约为10%,截至2013年上半年,增幅约为8%。“市场对厚片吸塑的消费稳定,使得这一产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每年都会有5%-10%的稳定增幅。”上海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分析师李宙雷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厚片吸塑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
厚片吸塑制品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上厚片吸塑产品的用量也逐年攀升。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厚片吸塑制品2012年的产量接近6000万吨,且仍处于持续增长中,由此可见厚片吸塑产业的市场需求可观。
作为石油的副产品,厚片吸塑从原料到产品,要走过多个环节。而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格局也迥然不同,多少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上游的原料供应企业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型能源公司,控制价格能力强,下游的生产加工则分散,这中间贸易商则多会和中石油中石化签订销售合同。目前整体格局是卖方市场,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在谈及产业链格局时,分析师李宙雷做出分析。
虽然,中国从事厚片吸塑生产的大小企业有近2万家,但在高尖精厚片吸塑用材上,一定程度上仍需进口。
分析师李宙雷还向记者指出:“目前厚片吸塑原料大概有40%需要进口,主要从中东、东南亚、美国和西欧等进口,也有一些国际原油及塑料企业进入中国。”主要采用合作的形式,中东沙特石油与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合作建厂;或在中国建立分部,如GE塑料上海公司、杜邦中国集团、东丽塑料深圳公司等。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且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市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2009-2012年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国家,且未来仍具备非常较大的增长潜力。2013年1-10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785.44万辆和1781.5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3.58%和13.47%。2013年产销突破2000万台是必然事件。汽车塑料的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在欧美国家每车用塑料为250kg左右,而中国在100kg/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轻量化与节能减排的需要,高性能汽车用塑料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8年中国市场将达到300万吨。”金发科技汽车项目有关负责人宁副总经理向记者表示。